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動物園「點糞成金」計畫 有機堆肥環保又省錢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共照養超過350種物種,逾2500隻活體動物,每個月單是哺乳動物產出的排遺總量,平均就在62公噸以上。為了尋求更符生態與保育邏輯的經營方式,動物園展開「點糞成金」計畫,不斷研究有機資材能量循環再利用的方法,每年光是利用自行生產達300公噸的有機質堆肥,就可以省下近1000萬元的經費,無尾熊更是第一群因此受惠,享用到有機桉樹的食客。
動物園每年約可蒐集750公噸的動物糞便,相當於250頭大象的重量,原需委託清運銷燬,每年約花費240萬元,焚化爐銷燬過程也有碳排放問題,對環境造成2次汙染。動物園自90年底開始嘗試自行製作堆肥,但因設備及空間的限制,無法大量、有效的生產穩定的有機質堆肥。
除了大量的動物糞便,每月動物吃剩的植物枝條也超過6,000公斤,動物園改善堆肥生產的標準作業程序,添購碎木機具,進行堆肥的碳氮比最佳化,透過軟硬體改善及創新作法,約4個月的製程就能點糞成金,完熟的堆肥提供園區土壤改良、無尾熊食材桉樹種植之肥料,達到園區內產出動物排遺及植物性資材百分之百回收再利用,零有機廢棄物運出的友善做法,呼應「節能減碳」及「在地生產與使用」的國際新趨勢。
動物園透過每年自製有機堆肥300公噸的使用,換算市價每年至少可省下採購有機堆肥或栽培介質新台幣680萬元,目前靠有機堆肥共栽種約2,550棵的桉樹,是無尾熊「現流」新鮮食物,另動物園配合「田園城市政策」的推動,目前有機堆肥僅提供臺北市各級機關學校以教學需求來函申請,同時每年也固定於3月和9月舉辦「點糞成金」親子研習營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不要錯過囉!
明天(28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在動物園大門廣場舉辦「2015年全國食農˙食米教育成果發表會」,透過主題展區和闖關活動的設計,與現場民眾共同體驗、學習稻米的生長與從田裡到餐桌的過程,以「自然當教室.土地做老師」為主軸,體驗食農教育的精神,同時了解友善耕作對人對土地的重要性,歡迎踴躍參加。
活動時間: 104年11月28日(星期六)上午10時到下午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