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是生活在沙漠中的爬蟲動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鈍尾毒蜥和菱背響尾蛇。這兩種是台北動物園爬蟲館展示物種,在外來種中最獨特的動物,動物園展示牠們是要讓遊客瞭解爬蟲世界的多樣性,這些爬蟲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為了求生存而演化出形形色色的多樣性爬蟲。
全世界有毒的蜥蜴只有兩種,都產在北美洲,在爬蟲館可以看到的是鈍尾毒蜥(另一種是墨西哥毒蜥),因為牠有毒動作又慢,慢得連追昆蟲都追不到,卻也沒有動物敢吃牠,牠最喜歡吃蛋。看著牠低頭喝蛋汁,過一會兒必須仰起頭讓蛋汁順利吞滑到肚子裏(否則蛋汁會從鼻孔流出來),胖胖的尾巴有儲存營養的功能,不仔細看還以為牠兩邊都是頭呢!睡覺時會四腳朝天,加上爬蟲動物的代謝機能很慢,常常讓褓母以為牠停止呼吸了,輕輕推推牠才知道原來在睡覺。
兩棲爬蟲動物館裏負責沙漠動物的褓母邱若君,面對這些會攀岩、遁地、鑽洞的沙漠動物們,在她進入動物欄舍前必須先確認牠們的位置和狀態,以避免造成短兵相接的危險情況。菱背響尾蛇性情比較緊張,只要有人慢慢的靠近牠,遠遠的就可以聽到牠開始警戒搖動尾巴的沙沙聲,但是牠的頭部不會像眼鏡蛇一樣的豎立起來,而是埋在盤起來的身體中間。
蛙眼沙虎大大的眼睛跟青蛙一樣,而且因為沒有眼瞼(大部分的壁虎都沒有眼瞼),休息時眼睛也是張開的。隔壁的豹紋瞼虎則會閉眼睛(瞼虎科的壁虎都有眼瞼)。不同種的蜥蜴們也能和平相處,這個生態箱裏住有四種蜥蜴,12隻斑眼銅蜥剛到新家時都躲在洞穴裏不容易看到,體型較大的埃及刺尾蜥搬進來後,體型較小的斑眼銅蜥就常常跟在牠後面,有時候還會擠在一起睡覺呢!2隻馬達加斯加鈍尾蜥則是攀岩高手,您如果抬頭往牆壁上找,多半能發現牠的蹤跡,這個小社區裏還有4隻史氏石龍子呢。別看這麼多的居民住在一起,因為牠們都各有潛沙、鑽洞和爬牆的特異功能,有時候您可能會連一隻都找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