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溫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 聯絡人:newsman
威力強大的冷氣團今天到達臺灣,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褓母們也在動物的生活空間準備保溫設備,讓動物們溫暖的度過寒流的侵襲。
和人類最親近的靈長類動物,每當寒流來襲總會相互擁抱取暖,智商較高的的紅毛猩猩、金剛猩猩和黑猩猩還會將布袋蓋在身上禦寒,紅毛猩猩有時也會緊貼著牆壁上的熱風出風口吹暖風;牛科動物會自己找背風處躲避冷風,當室外氣溫降到攝氏十五度以下時,動物褓母還會打開通往室內的門,讓動物自己選擇最舒適的地方休息,當然室內休息室也會鋪上乾稻草,讓羚羊、山羊、驢、馬等動物可以坐臥在上面舒服的打個盹;河馬和鱷魚等動物則會選擇在相對溫度較高的水中避寒;無尾熊背部的皮毛比較厚,所以冷的時候就會將自己捲起來露出較保暖的背部;亞洲熱帶雨林區的動物褓母每天上午九點也會用溫水高壓噴槍幫大象沖腳,促進血液循環。
動物園裏最需要保溫的動物就屬變溫動物的爬蟲家族,不論戶外的溫度多麼低,爬蟲動物的生態箱內都會維持在30度左右,水中有石英加熱管,陸地上則有60瓦到200瓦不等的加溫燈、夜燈(紅色或藍色燈泡)、陶瓷燈(不會發光)及加溫板等設施,讓烏龜、蜥蜴、蛇及鱷魚在冬天照常會吃東西及活動,但是如果牠們在較涼的地方待久一點,還是有可能會傷風感冒的,當你看到陸龜流鼻涕、或是蛇張開嘴巴呼吸,這些都是動物生病、免疫力降低的徵兆。現在就屬一月為了提高繁殖率而開始執行「冷計畫」的四爪陸龜最不怕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