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內各色各樣的動物,有天上飛的、有地上爬的、有攀爬樹棲的、有草原奔馳的…,依照各種動物的棲息環境不同級生態習性不同,也各練就一套讓自己清涼的方法,讓炎炎夏日也能過得輕鬆有趣。
蜻蜓將身體高高豎起,減少太陽照射身體的面積;袋鼠會用舌頭將兩隻手舔得濕濕的來降低溫度;河馬因為水分散失的速度比人類高3-5倍,所以炎熱高溫的白天大都躲在水裡面;頑皮又可愛的台灣獼猴則會頻頻跳水嬉戲;台灣黑熊則像泡溫泉一樣舒舒服服的泡在水池裡;大象會將沙子或牧草都到背上遮陽;孟加拉虎虎和隔壁的亞洲象則會打水仗玩;鳥園的鳩鴿和雉雞會利用日光浴清除身上的寄生蟲;企鵝住在空調的冰宮裡,是最不受影響的一群;長鬃山羊是爬山高手,靜止不動的在樹林裡休息很不容易被發現;人猿會在山洞裡乘涼或將樹葉放在頭上當洋傘;沙漠之舟駱駝身上的皮毛就有防曬功能;山羌則三三兩兩座臥在樹陰下或陰涼的水管裏避暑…。
動物園除了在展示場中提供動物水池消暑外,動物展示場的屋頂加裝撒水器,不定時撒水降溫;提供水果冰、蜂蜜冰、椰子冰等冰涼的食物供動物自行啃食…。您會不會覺得動物園提供的服務不夠多?管理員說:動物比你想像的要聰明得多呢,他不會傻傻的站在太陽下曬,如果牠真的覺得很熱會自己找陰涼的地方躲。想想人類不也是,當你在等綠燈時,即使是細細路燈的影子,也有可能會擠一排人在哪裡躲太陽。趁著開學前別忘了來看看動物們都是怎麼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