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許多遊客參觀時注意到,臺北市立動物園沙漠動物區的「雙峰駱駝」戶外活動場,竟陸續傳來一陣陣清晰高頻的嗚吼聲!?其實...
2022年10月18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兩棲爬蟲動物館的箭毒蛙房,三角枯葉蛙(Long-nosed horned frog...
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推動臺灣蛋農轉型友善飼養,特別於兒童動物區設立符合動物福祉的「快樂雞莊」,作為教育展示的場域。全新的「...
四月開始到五月初這段時間是臺灣賞螢活動的旺季,臺北市立動物園除了有假日舉辦的「戀戀火金姑」體驗營外,今年不同於以往加開了...
與澳洲的四季相反,在臺灣每年10月至隔年2月左右的寒冷冬天,反而是澳洲國鳥-鴯鶓的繁殖季節。今年繁殖季裡,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無尾熊館的近距離觀察點即將開放了!平日限定的新開放區域,除了可以在視覺上滿足遊客近距離觀察無尾熊的好奇心之...
黑眶蟾蜍廣泛分布於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地區,是臺灣現存30多種原生蛙類中,與「盤古蟾蜍」並列唯二的蟾蜍科成員。蟾...
「植樹節」並非只能種「樹」,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成功復育了多種全球瀕危植物,其中包含臺灣原生的臺灣捲瓣蘭、屏東豆蘭等15...
在一般民眾眼中,可能沒辦法分辨每一隻馬來貘的細微外型差別,也不清楚現在室外活動場的馬來貘是哪一隻個體,因此,保育員特別跟...
3月12日是植樹節,臺北市立動物園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及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攜手,推廣環境保護與生態教育,特別舉辦「種子...
臺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蜻豆初開時」蜻蜓特展倒數計時,還沒看過的請把握最後時間,週日到昆蟲館還可以加碼參加昆蟲保育小學堂,...
今(3/3)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2023)年的主題是「野生動植物保育夥伴關係」,邀請大家一起為曾對野...
俗話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人為照養的動物們挑食在所難免,遇到不愛吃的,通常會拒絕取食或是吃很少,生活在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動物區,在農曆春節的最後一天傳出好消息,斑哥羚羊「蘭雅」時隔四年,再度產下仔羚。目前新生的雌性寶寶精神...
臺北市蔣萬安市長在今年春節期間成為「三寶」爸,不管是幫孩子換尿布、泡奶粉、餵奶還是洗澡,都早已駕輕就熟。今(2/25)天...
這個月初(2/2),遠赴捷克布拉格動物園的保育大使穿山甲「果寶」及「潤喉糖」,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mda...
臺灣原生鹿科動物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梅花鹿以及水鹿外,時常在低海拔山區出沒的「山羌」,其實也是同科成員之一。牠們的體型...
睽違了四年,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小爪水獺家族再次迎來新生寶寶,媽媽「蜜香」1月30日順利生下了四胞胎。面對新生的小寶寶,爸爸...
明(2/18)天(星期六)恰逢「世界穿山甲日」,為加深民眾認識野外穿山甲所面臨的威脅,並了解保育方式及保育成果,臺北市立...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無尾熊館,是許多民眾參觀動物園時的必訪之處。無尾熊們在樹幹上無論是移動、進食或是睡覺,慵懶又可愛的模樣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