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跨機構保育合作意向書-推展物種保存方舟計畫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由於人為活動干擾,加上環境與氣候劇烈變遷,許多物種正在快速消失當中,臺北市立動物園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及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暨環境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簽訂保育合作意向書,以推展野生動、植物保育及環境教育為理念,希望透過三方合作,能為降低物種消失危機,貢獻心力。
已經有101年歷史的動物園,在野生動物保育、教育、研究等專業領域,不斷與時俱進,更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保育計畫,為瀕危動物的存續而努力。昨天(5月28日)在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保種研究中心」揭幕的同時,由園長金仕謙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江安世,及財團法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暨環境保護發展基金會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簽署保育合作意向書,並協議共同推展全球物種保存方舟計畫。
保育工作無法單打獨鬥,這次跨機構的合作,項目涵蓋學術性之物種典藏、照管、保種與交換,同時注重人才交流與專業技術建構,保育繁殖、研究與教育合作,與永續經營管理、保育行銷實務分享,期望為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與教育發展,樹立重要之里程碑。
由於全球植物六成以上集中分布在熱帶雨林,要想保存熱帶植物種源,建立「異地保種」基地是唯一選擇,緊接著就是繁殖這些物種,這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任務,在臺灣各地廣設典藏展示區,除可降低「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的保存風險,也讓大眾有親近與認識它們的機會。
例如大家熟悉的鳳梨科植物就是熱帶雨林的物種,大部分鳳梨科植物並不結果肉,附生在樹上接雨水成「水杯」,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些熱帶雨林的動物甚至共同演化出不落地仍能生活的本事。偏偏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迭遭任意砍伐破壞,附生其上如鳳梨科植物也跟著遭殃,連帶也影響到許多動物的存續。在我門還來不及探究了解之前,熱帶雨林內的動植物多樣性已快速消失,因此更需要跨機構的「全球物種保存方舟」計畫,為珍稀物種保留一線生機。保種計畫第一階段的焦點類群,除鳳梨科、蘭科等植物外,亦將加入雉科鳥類及龜類等動物。
近年來,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普遍受到世界各國重視,動物園典藏的馬來貘同樣是熱帶雨林的居民,本周六(30日)是「貘樹」1歲生日,體重已經超過200公斤,體型則是媽媽的三分之二。在夏天布滿浮萍的護城河中,游泳技術一級棒的「貘樹」,一邊和媽媽一起游泳,一邊咀嚼點心-浮萍,還不時和媽媽一起發出一高一低的二重唱,歡迎大家來祝「貘樹」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