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為降低園內過剩動物之飼養密度,擴大動物活動空間,以提升動物福祉;同時將騰出的空間引進非親緣新個體豐富動物園內圈養主體族群之基因庫;進行計畫性的物種繁殖,以充裕市有財產(動物的所有權仍舊屬於動物園),91年與台糖公司簽訂為期五年的動物保育繁殖合作計畫,於台東池上牧場設置保育繁殖園區,建立部分動物之衛星族群以分散防疫風險,今天傍晚六點十五分第二階段第一批(2種8隻)的動物們將啟程前往台東和夥伴會合。
動物園經過審慎評估,選定台東池上牧場為第二保育繁殖中心,建立動物衛星族群。去年第一階段於五月底及六月初分二批運送九種卅二隻動物到台東池上牧場,雖有部分個體意外死亡,但大部分動物因乾燥良好的氣候及活動空間增大等因素,經過幾個月對新環境的熟悉和適應,目前動物狀況穩定,多數動物均較以前結實健壯,且毛色變得光亮,同時也有動物繁殖成功案例,就是今年三月新生的小斑馬,己經滿月並且開始練習吃草。針對第一階段的動物運送實務,經檢討並邀集國內學者專家座談廣徵建言後,這次動物搬運的工作重點除既有之裝箱運輸作業外,更特別針對動物運輸前之健康狀況監測及運抵後之食物轉換過程採取更為嚴格慎重之措施,以期降低動物折損之風險。
這次動物搬遷分三批進行,首先選定健康並適合搬運之動物個體,以因應必要之長途運送,共選定5種18隻。這次運送之工作重點除既有之裝箱運輸作業外,更特別針對動物運輸前的健康狀況監測及運抵後之食物轉換過程採取更為嚴格慎重之措施;在動物運輸途中,派遣隨行人員一組,包含指揮調度人員、動物管理員、獸醫師及獸醫助手各乙名等,攜帶麻醉藥材及備用藥品隨行全程護送;並於指定之休息站,定時檢測動物情況;同時為動物運抵池上後,能充分提供動物臨場之各項需求,在動物運輸前即先派工作人員、獸醫師及助理各乙名,攜帶手術器械、麻醉及醫療用品搭飛機前往池上牧場,於清晨動物運達前先行準備各項動物進駐工作及醫療裝備,以應突發狀況不時之需。
動物園將動物搬遷台東池上除為降低園內過剩動物密度,提升動物福
利,引進非親緣個體改善血緣,提升在園圈養種群之品質,進行計畫性之繁殖外,藉由過剩動物之遷出與委託代養,節省動物飼養之相關人力和經費,同時嘉惠東部地區居民親近動物的機會,並增加休閒遊憩知性,展現臺北市政府願與偏遠縣市政府分享資源之胸懷,同時希望於東部地區新增野生動物保育教育之據點,有助自然保育之推動,增加民眾對野生動物保育相關研究與教育工作的瞭解、支持與關心,進而關懷生命,珍愛環境。
Q&A:
1.動物園要搬走了嗎?
動物園並沒有要搬家,只是將部份繁殖過剩的物種及為了繁殖、分散疾病風險等原因而選定物種送到台東請池上牧場代養。
2.為什麼不坐飛機?
空運只有C130軍用運輸機能夠載運這麼大型的動物,但運輸機的聲音太大,飛行時震動也較大,對動物容易造成緊迫,並不適合。
3.動物個體確認:選定健康並合適搬運之動物個體,以因應必要之長途運送。運送動物種類與數量暫定為弓角羚羊四母、查普曼斑馬一公一母、蒙古野馬二公四母、伊蘭羚羊二公二母、斑哥羚羊二母,實際運送數量及性別視動物狀況再作調整
4.動物隔離:動物搬運前作事前隔離,隔離期間投予高劑量維他命E,以降低動物因裝箱載運之對生理的緊迫情形發生;規劃裝箱路徑,並將籠箱置於展示場中,讓動物熟悉籠箱之空間。
5.路線規劃:依第一階段動物運送方式,預計下午五點裝箱上車完成,下午六點由動物園出發,經由北二高至終點潮州接屏鵝公路至楓港,再由南迴公路運送至台東池上,沿途預定停靠泰安休息站、東山休息站、楓港、大武,預定翌日四點三十分抵台糖池上牧場。
6.裝箱作業:裝箱前為動物注射抗生素及維他命B群,以防止動物因緊迫導致抵抗力下降,並以通道引導方式,讓動物自行進入箱籠內,以避免人為強制造成動物緊迫。每批運送動物種類及數量減少,以二車為限,縮短動物裝箱上車時程,可有效掌控動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