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禽區重新開放-新舊居民忙適應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鳥園水禽區預計於明天(9月27日)重新開放參觀,第一階段共展出16種135隻的鳥類。開幕當天上午並搭配推出6個駐站活動,讓民眾透過遊戲了解水鳥的生活環境和覓食技巧,考驗大家的鳥類知識,動物園歡迎您來自我挑戰。
水禽區原為開放空間,為避免園內水鳥與野鳥接觸而增加感染禽流感的風險,於97年底啟動相關防疫措施。佔地1.21頃的水禽區,自99年起開始施作圍網工程,新增4.5至11.1公尺高的立柱架設圍網,同時調整植栽種類與整體佈置、提供水鳥適當的築巢環境,期望在提升圈養鳥類的生活空間與品質後,更能激發牠們展現自然的生態行為。
嶄新的水禽區開幕在即,各類新舊鳥種也一一進駐,雖然牠們多數習慣群居生活,但不同物種之間總難避免領域與資源爭奪戰,因此保育員得謹慎排定搬家先後順序。數量最多、膽量卻小的紅鶴先搬,鴛鴦和綠頭鴨也跟著加入新厝,鵜鶘、黑頸冠鶴各據一角,红鹮和聖鹮經常一起在樹冠層的高度飛過水池,紅、白、黑色的羽毛相當醒目,至於相對最強勢的埃及雁,就等大夥都安頓好了再加入。
水禽區有腳長的涉禽,也有腳短腿粗的游禽。涉禽多半會在水岸邊漫步,或是在樹上停棲,涉禽代表有红鹮、聖鹮、紅鶴、黑頸冠鶴、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等;游禽則喜歡在水面上享受優遊自在的划行,偶爾將頭潛入水裡尋找食物,黑天鵝、埃及雁、鴛鴦、綠頭鴨、白鵜鶘、粉紅背鵜鶘和小水鴨則是游禽代表。
配合各類水鳥的棲地偏好,水禽區營造各種棲息地及繁殖地點,讓遊客可以觀察到水鳥在四周飛行、划水、覓食及求偶等自然行為,水池上方設置木箱,這是鴛鴦繁殖的必需品!在野外,鴛鴦會選擇大樹洞來繁殖,而在不易提供大樹洞的人工環境下,木箱子就是一個替代樹洞的良好選擇。
動物園以水禽為主題,於上午10:30-12:00推出闖關活動:水鳥大嘴巴(認識水鳥喙的形狀和覓食的關係)2.愛拚才會贏(認識水鳥)3.長腳短腳勇闖險境(認識涉禽和游禽)4.Angry Bird憤怒鳥(水鳥生態危機)、水鳥戒指DIY、生態闖關站-鳥蹤現”坔(ㄉ一ˋ)”,完成闖關者除贈送鳥笛,還可參加抽獎活動。
水禽區是一個可以近距離觀察水鳥的地方,為了您和鳥類健康,進入水禽區時,請記得放慢腳步踩踏綠色的消毒墊,並請不要餵食或接觸禽鳥,更不要大聲驚嚇鳥類;水禽區也增設了座椅,提供遊客一個可以坐下來休息的地方,享受水鳥優游的優閒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