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消失在臺北的臺北赤蛙

  • 發布機關: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赤蛙的體型嬌小,背部為翠綠色或黃綠色,體側各有兩條鮮明的金白線。1909年美國博物學家John Van Denburgh在臺北八里地區發現牠們,因而取名為臺北赤蛙。牠們原本棲息於臺灣西部低海拔沼澤、埤塘、水田與灌溉溝渠等內陸淡水濕地環境,但是近十年來,因為棲地消失、零碎化、農藥使用與水田休耕等因素,臺北赤蛙數量逐漸減少,已經瀕臨絕種。目前僅在新北市、桃園縣、臺南市與屏東縣等4個地區還有少數的族群分布。
臺北市立動物園從1999年開始進行臺北赤蛙的域內保育工作,包括長期野外族群監測、野外棲地與族群普查、棲地維護與改善,以及保育教育推廣。其中,野外棲地與族群普查可以協助研究團隊瞭解臺北赤蛙的分布現況,以及臺北赤蛙對環境的需求條件。
研究團隊自2009年至2011年,逐年針對北海岸地區展開臺北赤蛙棲地與族群量普查,調查範圍包括三芝、石門與金山等區域的埤塘、草澤與水田環境,3年來總共調查71處溼地。調查結果發現只有5處溼地有臺北赤蛙棲息,其共同特徵為位於低海拔山區,周圍為次生林環境;溼地水面有水生植物可供臺北赤蛙棲息;鄰近溪流或水圳旁,有水源流入補充。然而,這5處棲地水域面積小、分布範圍小且集中,且臺北赤蛙的族群量少。調查過程中也發現,北海岸地區許多原本為水田的溼地環境,因為休耕、廢耕或轉成旱作,導致臺北赤蛙棲地的消失。
調查結果凸顯出大臺北地區的臺北赤蛙,目前正因為棲地消失、族群量少、族群分布侷限、沒有足夠的成體繁衍下一代等因素,而面臨滅絕的危機與威脅。如果沒有積極採取保育與復育行動,臺北赤蛙可能會在大臺北地區消失。未來臺北市立動物園將持續進行臺北赤蛙保育計畫,著手建立臺北赤蛙的人工繁殖技術,做為復育工作的基礎,並與國內外相關單位合作,積極復育與維護水田等溼地環境,提供完整健康的棲息地,讓臺北赤蛙細小、特殊的單音鳴叫聲「嘰!」,不會在大臺北地區成為絕響。
臺北赤蛙小檔案
 學名:Hylarana taipehensis
 英文名稱:Taipei frog
 形態特徵:屬於小型蛙類,雌性成蛙身長約為4cm,雄性成蛙約為3cm。體型瘦長,背部為黃綠色或翠綠色,體背兩側各有兩條鮮明的金白線。
 生態習性:春天至夏天為主要的繁殖季節。生殖季節時,雄蛙通常會躲在水邊的草叢中、植物根部或是在浮在水面的水生植物葉子上鳴叫,叫聲是單音且細小的「嘰」聲,不容易聽見,也不會形成大合唱。
 保育等級:臺灣的臺北赤蛙因為族群量少,已經瀕臨絕種,被列為珍貴稀有保育等級II級的保育類動物。
 棲地:臺灣低海拔地區的沼澤、埤塘、水田與灌溉溝渠等內陸淡水溼地環境。
 分布現況:臺灣、中國南方(雲南、廣東、廣西及香港)、寮國、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臺灣的臺北赤蛙因為棲地消失、零碎化、農藥使用與水田休耕等因素,數量逐漸減少,目前僅在新北市、桃園縣、臺南市與屏東縣等4個地區還有少數的族群分布。